宁波“诚信修”:以信用机制引领事故车辆维修行业新风尚
时间:2024-11-29
新华信用杭州11月29日电(吕昂 王思凝)近日,宁波市申报的“‘诚信修’应用赋能事故车辆维修保险理赔监管”项目荣获第二届“上港杯”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三等奖。针对机动车事故车辆维修、理赔领域诚信经营缺失和保费居高不下等问题,宁波“诚信修”通过重构事故车辆处理流程和完善行业信用体系,提升了事故车辆维修理赔的效率和透明度,还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,为监管部门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。
多跨协同凝聚监管合力
为促进部门协作形成合力,宁波市交通运输局牵头,联合金融监管、税务等部门,将保险行业协会、维修行业协会、车险经营机构(以下简称“保司”)代表纳入工作小组,全方位覆盖事故车辆维修领域监管部门和市场经营主体,多方共同推动事故车辆“诚信修”工作。
由行业管理部门牵头,宁波召集维修行业协会专家、保司人员组建复查复勘小组,每周例行抽取企业进行复查复勘,并同步移交发现的违规企业至执法部门进行执法检查,实现闭环整治。
此外,宁波还搭建了综合平台,依托“机动车维修综合服务协同应用”管理端、企业端、车主端三端门户入口,结合保司端搭建集部门协管、企业经营、车主服务于一体的事故车辆“诚信修”综合监管服务平台。
截至目前,已有11家保险公司接通“诚信修”平台全量开展数据交互工作,累计近50万辆事故车纳入监管流程,6000余家维修企业入驻企业端,超百万车主体验车主端。
数字赋能打造全链闭环
数字化赋能是宁波推进事故车辆“诚信修”工作的重要着力点,通过流程再造、数据闭环、功能集成,给车主带来了阳光透明的维修新体验,也为监管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抓手。
据介绍,目前事故车辆“诚信修”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企业端已开通事故车辆到店登记、记录上传、发票开具等功能,保司端也已实现报案开单、托修选店、复查复勘等功能,以数字化赋能推动维修企业和保险公司业务操作流程再造。
车主端作为维修行业统一服务入口,能够一站式提供事故车辆及其他维修相关服务功能,帮助车主实现门店“放心选”、过程“随时看”、费用“在线付”、服务“码上评”、记录“实时查”等数字化维修新体验。
数据筑基,流程闭环。宁波推动“机动车维修综合服务协同应用”和主要保司数据全量对接,掌握试点地区事故车辆选店、定损、理赔等“事前”“事后”数据,再通过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竣工合格证获取事故车辆修理“事中”数据,实现事故车辆业务全流程数字化闭环。
在关键环节的监测方面,宁波通过深挖事故车辆数据,紧盯电子竣工合格证印发、保司理赔两大事故车辆维修重要环节,比对车辆维修相关数据和保险定损、赔付数据,对每一部事故车辆实时监测,精准发现违规行为。目前,已累计通过线上数据监测发现超千家违规企业,实地检查500余家,复查复勘300余家的近千台事故车辆,查处违法行为100余件。
信用监管优化市场环境
为打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,宁波以省交通信用评价、市机动车维修企业服务质量评价为主要依据,结合市税务局、市生态环境局等政府监管部门以及保司、车主等评价结果,建立维修企业综合评价体系,对维修企业进行划分、筛选。根据评价结果,宁波对违规失信维修企业进行惩处,对优质诚信维修企业予以扶持。
宁波开展常态化通报,要求异常维修企业限期整改;情节严重或再犯的,交通、税务部门将对其进行行政处罚;针对限期内未完成整改的企业,保司将采取停止实物赔付、停止引流、停止合作、要求客户短信签字确认的“三停一签”响应措施。
资质优良、服务优质且完成数字转型的维修企业可申请成为事故车辆“诚信修”样板店,作为标杆企业将获得保司部分政策支持及“甬成爱车”引流推广。随着“诚信修”推广应用,新增多家维修企业主动进行规范备案,逐步扭转以往部分维修企业不备案、乱备案的不良风气。
据宁波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加强数据交互工作,实现全量维修企业、全量保险公司、全量事故车辆的“三全量”覆盖,同时积极探索“维修即开票”“配件溯源”“诚信救援”“阳光车间”等衍生场景,不断拓展“诚信修”应用场景功能,进一步对接浙里快处、浙里办、金税四期等数字化工程。
地址:青海省西宁市经三路 电话:17782967367
邮箱:3128678393@qq.com
主办单位/版权所有:青海省市场主体信息协会 数据支持:全国市场信息协会
扫一扫
关注公众号